易路 iBuilder:39个AI智能体重塑 HR 价值链,引领企业人力数智化新变革

2025-09-25

某新能源车企 HR 总监通过智能体平台的 “招聘趋势分析师” 模块,敏锐捕捉到竞品关键岗位薪资溢价达 132% 的信号 —— 这一数据直指核心人才流失风险。随后,该总监迅速制定应对策略,最终成功将核心团队离职率降低 40%。这并非偶然的成功案例,而是易路 iBuilder 智能体平台(下称 “易路 iBuilder”)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常态化实践。

2025 年 8 月,易路凭借 “行业首个 AI Agent 操作系统” 的创新定位,成功入选《人力资源服务业 AI 科技企业 25 强》榜单,并斩获 “思旗奖”。依托底层 HR 行业大模型与 DeepSeek 等主流通用大模型,易路 iBuilder 不仅支持企业自主开发专属业务智能体,更预置了 39 个覆盖 HR 全业务流程的标准化智能体,供企业按需选用。截至 2025 年 8 月,依托 iBuilder 的创新优势,易路已服务全球近千家中大型企业,覆盖 12 个垂直行业,终端用户规模超 800 万。

在 AI 驱动组织效能升级的浪潮中,易路以 “软件 + AI + 服务” 战略推出国内首个 HR 垂直智能体平台,重新定义了 HR 管理的技术边界。近日,《商学院》杂志专访易路人力资源科技董事长兼 CEO 王天扬,深度解析易路 iBuilder 如何推动 HR 管理从 “工具辅助” 迈向 “战略赋能”。

一、从数字化工具到决策中枢:易路 iBuilder 的演进逻辑

HR 工作的核心是与人交互,精准理解员工、合作伙伴及同事的需求与意图,是 HR 技术落地的关键前提。作为深耕 HR 数智化领域的先行者,易路的技术布局始终紧跟行业需求:2014 年,易路推出以薪酬管理为核心的一站式人力资源云平台,奠定数字化基础;2022 年,ChatGPT 引发 AI 技术热潮,易路迅速加大 AI 研发投入,年底便发布初代 “小易机器人”;2023 年,与华为云合作共建 HR 行业大模型;2024 年,联合华为云推出盘古数字员工,并在年底全球峰会上正式发布 HR 行业首个 AI Agent 平台 —— 易路 iBuilder。

经过多轮迭代,易路 iBuilder 已成为易路的核心产品,与一站式人力资源数字化系统形成 “软件 + AI” 协同模式,为全球中大型企业提供深度赋能。王天扬在专访中提到,易路作为拥有 20 年软件自研经验的 SaaS 企业,早在六年前就尝试用知识图谱与 NLP(自然语言处理)技术开发 HR 应用,但当时需大量人工介入与专家监督,效率受限。而大模型凭借海量人类知识的学习积累,轻松突破了 “意图识别” 的瓶颈 —— 这对 HR 领域至关重要,“只有精准理解人的需求,AI 才能真正释放价值,大幅降低 HR 系统的实施、交付与使用成本”。

过去,AI 在企业 HR 领域的应用门槛极高,仅世界 500 强企业能负担员工自助机器人的维护成本;如今,借助大模型技术,易路将这一能力规模化推广,让更多企业能高效应用 AI 优化 HR 管理。王天扬强调,传统 SaaS 只是数字化记录工具,未融入人类智慧,“下一代 HR 标准乃至企业管理标准中,人机自然交互将成为常态,未来管理软件会采用‘前端简易交互 + 后端灵活编排’的架构,实现跨系统协同调用”。这正是 “软件 + AI + 服务” 战略的核心:AI 打破了软件与服务的界限,将两者整合到同一线上平台,成为连接线上工具与线下服务的核心桥梁。

相较于侧重研究属性的通用型 Agent,To B 领域的 AI 需绑定垂直场景才能创造价值。易路 iBuilder 的 39 个内置智能体,精准覆盖雇主品牌建设、招聘、预入职、薪酬、绩效、人才发展、HRSSC 等核心模块,通过 “机器人 + 软件 + 服务” 的组合,打通 HR 线上线下业务链路,推动全流程智能化转型。

二、突破 AI 落地瓶颈:四维能力重构 HR 智能价值链

传统 HR SaaS 的自动化仅停留在流程执行层面,而易路 iBuilder 通过 “感知 - 记忆 - 思考 - 行动” 四维能力,构建了完整的智能体价值闭环。王天扬解释,企业级 AI Agent 需包含环境感知、决策引擎、记忆系统、执行工具四大核心模块,“To B 企业引入 Agent,并非简单升级传统软件,而是要实现大模型‘思考力’与工具‘执行力’的协同,真正解决实际业务问题”。

具体到 HR 场景,易路 iBuilder 的四维能力呈现出显著落地成效:

多模态感知系统:融合分析线上线下各类 HR 数据,实现 “数据 - 洞察 - 行动” 的自动化转化。例如,某零售连锁企业通过该系统,将员工入职流程从 20 分钟压缩至 3 分钟,大幅减轻 HR 事务性工作负担。

动态记忆引擎:基于 “架 - 岗 - 人” 六维权限模型构建知识库,实现数据安全隔离。如 “社税金险机器人” 仅能访问社保政策库,某能源企业借此将知识查询准确率从 65% 提升至 92%。

深度决策链:以 “审题 - 检索 - 推理 - 验证” 四步机制模拟人类决策逻辑。某芯片企业通过平台 “薪酬策略专家” 模块,成功将员工离职率优化 22%。

RPA+AI 无侵入行动:摒弃传统浏览器插件模式,通过模拟人工操作对接招聘网站、ERP 等系统。其招聘 “一键寻才” 功能支持全渠道简历并行搜索,效率提升 66.7%,维护成本降低 60%。

这些能力的实现,依托于易路 iBuilder “基座 - 平台 - 应用” 三层技术体系:

技术底座层:融合 DeepSeek R1、自研 HR 大模型及 ChatGPT 等全球领先模型,兼顾行业专业性与技术前沿性,且支持大模型灵活更换,确保技术适配性。

平台中枢层:通过智能体训练中心、调度编排中心等模块,允许企业根据自身规章制度、用人偏好、价值观及权限体系定制 AI Agent——“若无此层,企业个性化用人标准便难以落地,其核心价值是赋予企业自主构建智能体的能力”。

应用层:预置 39 个标准智能体,支持 “乐高式” 灵活组装。例如 “入职精灵” 通过数字人引导新员工完成流程,助力某半导体企业将新人 90 天留存率提升 34%。

此外,易路 iBuilder 还具备全球化与安全合规能力:支持 40 多种系统语言、100 多种币种,业务覆盖 180 多个主流国家和地区;引入联邦学习技术,确保训练结果传输时不泄露原始数据,且全程加密防止数据源反推,满足全球客户的隐私合规要求。这种 “垂直深耕 + 开箱即用” 的定位,让企业无需从零探索,以最小试错成本获取贴合 HR 场景的 AI 能力。

三、从效率提升到战略赋能:AI 智能体的商业落地成效

技术的价值最终需通过商业实践验证。易路 iBuilder 的 39 个智能体协同运作,覆盖招聘、薪酬、员工体验等核心场景,推动 HR 管理从 “事务处理” 升级为 “战略决策支持”。目前,易路已协助复星旅文、地平线、丹佛斯等近百家行业头部企业落地 AI 战略,实现 HR 智能化升级。

多个行业案例印证了其价值:

新能源车企:2024 年,某企业借助 “高管招聘顾问” 智能体,将核心岗位招聘周期从半年缩短至 6 周,精准锁定兼具本土运营经验与电动技术背景的 CEO 人选,效率较传统猎头模式提升 5 倍,成功抢占出海战略窗口期。

跨国零售集团:内部审计发现,618、双 11 等大促期间临时用工成本占年度人力预算近 1/3,且存在 30% 人力冗余。通过易路 iBuilder,企业精准预测各区域仓库分拣、客服岗位需求峰值,生成灵活用工排班方案,最终实现大促期间人力成本下降 40%,人效提升 20%。

物流企业:引入 iBuilder 后,HR 工作效率提升 200%,IT 成本降低 40%;某芯片企业通过 “定薪策略专家” 模块,将离职率优化 22%。

IDC 预测,2025 年 61% 的企业将采用智能决策平台,而易路用户数据显示:深度应用智能体的企业,关键人才到岗效率领先行业 153%,人力成本优化空间达 27%。王天扬认为,这一成果源于 “数据 + 规则” 的双重驱动:“每个企业有独特的管理规则,如招聘中的价值观考核、用人标准;同时需依托企业深度关联的数据,只有掌握核心数据,才能制定有效的解决方案。”

客户反馈显示,使用 iBuilder 后,企业在多维度收获显著成效:成本层面,某跨国企业招聘周期从 85 天缩短至 5 天;人力投入上,部分企业 80% 新员工通过 AI 面试录用,AI 推荐候选人质量甚至超过猎头;员工体验上,“入职机器人” 实现 “千人千面” 个性化引导,大幅提升新员工满意度。

四、核心壁垒与生态共建:易路的差异化竞争力

与通用 AI 不同,易路 iBuilder 的核心优势源于 20 年 HR 领域深耕积累的 “技术 + 数据 + 行业 Know-How” 深度耦合。具体而言,其壁垒体现在四方面:

1. 场景理解与行业 Know-How

精准把握不同场景的技术适配逻辑是关键。例如解决社保问题时,需明确哪些城市支持系统直连、哪些需对接政府特定平台 —— 这类场景化经验需长期行业浸润,无法短期复制。

2. 动态数据沉淀

易路积累了 6 年全网上亿条招聘数据,涵盖数十万个岗位的精细化切片信息,且附带时间轴维度,形成 “动态进化” 的数据壁垒(而非静态数据堆砌),为薪酬预测、人才流失监控提供精准支撑;同时,沉淀 4 亿 + 薪酬数据样本、覆盖 180 国的政策库,及近千家中大型企业实践案例,构成独特数据优势。

3. 技术实力与权限管理

中大型企业 HR 系统需复杂的岗位权限控制能力,易路凭借深度参与大企业 HR 系统建设的经验,既能满足技术层面的权限管理需求,又能贴合业务流程逻辑 ——“未深入参与过此类项目,很难洞察这些复杂需求”,王天扬强调。

4. 生态合作与知识进化

与华为、腾讯云等头部云厂商及国资专属云深度合作,依托其基础设施提供服务,既增强系统安全性,又拓宽应用场景;同时,持续追踪技术与政策动态,将新知识融入系统,确保能力随行业发展迭代。

五、HR 智能体的伦理边界与未来方向

随着 AI 在 HR 领域的渗透,伦理挑战逐渐显现:当 AI 面试官评估候选人情感稳定性时,算法是否触碰人性边界?王天扬认为,AI 在数据分析、逻辑推理上优势显著,但情感交互、组织文化塑造等领域仍需人类主导 ——“HR 可借助 AI 工具提升员工心理健康管理效率,增强组织凝聚力,而非让 AI 替代人类的情感角色”。

易路发布的《AI 在企业人力资源中的应用白皮书 2.0》明确提出,HR 专家需重新界定 “标准工作”(可由 AI 替代,如数据录入、简历初筛)与 “非标准工作”(需人类主导,如文化建设、情感沟通)的边界。王天扬判断,短期内 AI 将扮演 “人类助手” 角色,覆盖低端重复性工作与高端顾问场景(如招聘决策支持、薪酬策略建议);长期来看,人机协作将更紧密,AI 会持续扩展能力,但不会完全替代人类,而是成为组织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。

未来,AI 与自动化技术将推动企业结构向扁平化演进:层级管理简化,转向灵活的项目型、网络型组织,提升决策效率与协作能力;中层管理的战略解读、任务分解、过程监督等职能将重构,HR 岗位核心价值也将从 “事务执行” 转向 “战略支持”—— 易路 iBuilder 将成为 HR 职能转型的核心支撑,助力 HR 从传统执行者升级为战略伙伴,承担技能分配、协作管理等新角色。

谈及短期目标,王天扬表示,易路将重点完善 iBuilder 的感知与执行能力,拓展应用场景多样性,解决算法 “幻觉” 问题;同时加大招聘、薪酬管理等已验证成功的 AI Agent 工具推广力度,让更多企业快速享受 HR 数智化红利。


在线咨询

电话咨询

400-825-1616

预约演示

数字助理

扫码体验